29、网赌平台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
网赌平台是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的全國唯一一所以戲曲劇種命名的全日制綜合性公辦高等藝術院校。成立於2011年4月,其前身爲1958年創建的安徽黃梅戲學校
。學院現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京劇梅派人才傳承基地”、“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重點支持單位”、“中國戲曲學院教學基地和生源基地”、“黃梅戲進校園教師培訓基地”。
學院設有表演系、音樂系、美術系、綜藝系、舞蹈系、公共基礎部、成教部等7個教學機構。開設有戲曲表演、音樂表演、舞蹈表演、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品設計、影視美術、戲劇影視表演、播音與主持、歌舞表演、人物形象設計、現代流行音樂、舞蹈編導、高速鐵路客運乘務、空中乘務、民族表演藝術、曲藝表演等17個三年制大專專業和5個五年一貫制大專專業。其中,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
,院級特色專業6個
。學院現有140多名專兼職教師
,副高以上職稱者佔20%以上
。此外,還聘請了韓再芬、黃新德、侯露、趙媛媛、王長安、陳精根、郭宵珍等名家爲名譽院長或兼職教師
。
建校近60年來 ,爲全國各地培養各類藝術人才六千多人,他們中許多人已成爲各條文藝戰線上的骨幹。如田海蓉、謝雨欣、斕曦、王水林、王瀅、潘啓才、丁同、劉廣慧、周莉、郭宵珍、周源源、王琴、孫娟、徐立、陳精耕、陳儒天、朱飛躍、程鈞、朱春林、許梅花、章功力、吳美蓮、張權、趙麗等。近幾年,在國家及省市舉行的各項黃梅戲青年演員大獎賽中
,我院歷屆畢業生獲獎者均佔七成以上;在校生新秀每年在各類大賽中爭金奪銀,嶄露頭角,被譽爲“黃梅沃土、明星搖籃”。
第一部分 學生髮展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與文化氛圍,多途徑、多方式育人 ,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積極服務於學生,使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不斷提高
。
一、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院堅持“育人爲本,德育爲先”
,把立德樹人作爲根本任務
,利用多種方式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學院對新生進行入學教育,內容包括開學第一課、入學教育專題講座、軍事訓練、專業認知、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項內容,採取參觀校內外實訓基地、專家講座相結合的授課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教育,包括主題班會、法律知識、安全、消防技能、紀律衛生、職業生涯規劃、實習、就業等教育,開展地震逃生演練和應急疏散演練,組織大學生參加創業就業培訓班,採用戶外訓練、校園參觀、專題講座、開設課程等方式進行,學院將《三字經》《弟子規》等納入語文課教學內容,並經常開展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以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從而樹立弘揚傳統文化的信心。
學院已啓動“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做到班班講、人人懂,實現全覆蓋。同時,開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校園讀書創作、主題徵文、文藝匯演等活動爲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營造濃厚氛圍。
二、學生資助工作效果顯著
學院通過“減、免、勤、助、貸、獎”等多種途徑幫助學生完成學業。資助學生項目多,受助學生多,受助資金多,把黨、政府、學校的溫暖送給了學生,使學生增強了信心,受到了激勵。同時
,學院對各個方面表現突出的學生、集體進行表彰獎勵,以激勵先進,弘揚正氣
,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責任感、自信心
。我院2017年高職勵志獎學金19人
,佔二年級以上學生的3.7%;助學金160人
,佔在校生22.7%
;校內獎學金121人,佔二年級以上學生的23.8%;2月-11月勤工助學99人
,佔在校生14%
;幫扶困難學生44人,佔在校生6%
;中職免學費206人
,佔在校生49.8% ;助學金77人,佔在校生18.6%
;校內獎學金53人
,佔在校生12.8%;幫扶困難學生33人
,佔在校生7.9%。
三、學生活動豐富多彩
學生各類文體、社團活動異彩紛呈 。2016至2017學年度,成功舉辦了“詩韻流長、誦讀經典”2017大學生詩文朗誦比賽
;“金融知識進校園”宣講活動
;“弘揚傳統文化、走進兩鄧故居”社會實踐活動;美術系17屆畢業生畢業設計作品展;"畢業季.致青春"舞蹈系專場彙報演出;綜藝系“第一屆乘務專業禮儀風采大賽”
;表演系學生學雷鋒活動
;舞蹈系“魅力青春”迎新晚會
;第二屆青春杯籃球賽 ;“五四青年節”主題系列活動開幕式暨表彰大會;第十九屆校園文化藝術節
;綜藝系、舞蹈系2017年迎新文藝彙報演出等等
。
四、大學生創業新星不斷涌現
我院公共文化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李帥,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川劇變臉藝術
,受邀參加各地的公益演出及晚會,在業界獲得好評。與此同時還積極參加各類比賽
,2016年在第二屆安徽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選拔賽中榮獲創意組銀獎
。同時,結合“互聯網+”的創業模式,開始經營國粹藝術川劇變臉網店 ,經過不懈努力,如今網店經營有聲有色
,現已月收入過萬。
我院播音與主持專業謝玉純同學自主創業,於16年10月份在潛山縣創辦安慶口才寶語商樂園潛山分校,主要招收3到12歲的小朋友從思維理解、演講口才、性格習慣、當衆表演、溝通表達等方面進行語商培訓
,目前學校學生規模已達120人 ,年收入12萬元。
第二部分 教學改革
一、深化與行業企業協同育人機制
近年來,學院不斷加大教育教學改革力度 ,深化專業與行業企業協同育人的機制,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課程、共建實踐基地、共同制定評價標準。如表演系在不斷做強做精“黃梅戲表演”這一品牌,加強院團合作
,努力探索培養人才的新思路,先後開辦了廬劇定向班、彭澤定向班、安慶黃梅戲藝術劇院定向班外,還先後和省內外有關院團合作,開設了“花鼓戲”、“泗州戲”、“廬劇”、“嶽西高腔”、“睦劇”等戲曲表演專業定向班。各專業開設的課程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能力課、素質拓展課等四個模塊,實踐教學時數佔總學時比例超過50% 。
二、大力加強實踐實訓教學
我院實訓基地建設得到快速發展
,目前已建設有校外實習實訓基地50多個,校內實踐基地7個。與安慶市黃梅戲藝術劇院、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北京中航天使教育集團、楊麗萍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南京“舞之源”歌舞團、南京“舞之魂”歌舞團、廣州軍區戰士雜技團、浙江淳安千島湖旅遊集團、福建福祥集團、江西景德鎮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安徽省演藝集團、安徽省雜技團、江蘇省雜技團、合安高速等國內幾十家大中型企業簽訂協議,擴大學生就業實習基地 。
三、加大學院教學督導力度
2017年
,我院成立了教學督導委員會,聘請了三位校外專家和多位校內副高職稱以上的教師擔任教學督導。督導專家每月開展聽看課
,隨機對學院教師的教學環節規範、教學方法手段運用等進行督導,並提出建議
。發現的教學事故及時處理,及時通報。同時
,組織專題講座,進一步規範教師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四、持續推進教研科研工作
爲加強教研科研工作 ,推進教學改革 ,學院制定了《質量工程項目管理及獎勵辦法》等制度
,教務處科研部門專門召開教研室負責人會議,鼓勵並引導廣大教師開展教研科研工作。2016至2017學年度,學院成功申報國家藝術基金項目2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14項,省級科研項目8項,省級文化強省項目1項
,市級文化強市項目2項。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2017年
,我院引進了高層次人才2人
;招聘了來自中國戲曲學院、中央音樂學院等知名院校的優秀畢業生6名
;安排了多位教師外出進修學習;舉辦了安慶市文化系統羣文、文博、藝術等三個系列繼續教育培訓班,參訓人員達492人
。學院加大對兼職教師的選拔考覈力度,採取末位淘汰制,嚴格准入關
,每學期初兼職教師的聘用名單提交黨委會審議
。
六、我院職業教育成果豐碩
2016至2017學年度
,我院大型原創黃梅戲《忠魂曲》參加第七屆中國(安慶)黃梅戲藝術節,榮獲表演獎 。在教育部主辦的2016年全國高校廉政文化徵集活動中,我院新編黃梅小戲《一“廉”幽夢》榮獲全國表演藝術類“精品作品”獎
。由我院參與演出的大型現代黃梅戲《芳滿松蘿》參加了第六屆中國農民歌會。
我院4名學生獲第五屆全國黃梅戲青年演員電視大賽 “黃梅新星”稱號;6名學生榮獲第21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稱號;2名學生在第八屆“外研社杯”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安徽賽區)複賽中榮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6名學生在安慶市首屆健身氣功展示大賽中獲青年組二等獎
;1名學生在第十二屆“网赌平台”大學生詩文朗誦專業組比賽中獲二等獎;2名學生在2017年安徽省職業网赌平台(高職組)中國舞表演決賽中分獲二等獎、三等獎
;2名學生榮獲中央人民廣播電視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比賽安徽賽區成人組三等獎。4名學生參加“崑山花橋杯”第十屆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大賽暨大學生創業大賽,其中洪樂樂獲“安徽省大學生職業規劃之星(銀獎)”,趙健創業團隊獲“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規劃之星(銅獎)”,學院榮獲大賽“組織獎”;3名學生在2016年安徽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大賽中榮獲銀獎
;3名學生在2017年安徽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業大賽中榮獲銅獎
。
我院在辦學的過程中,努力爭取地方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作爲安慶市屬高職院校,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財力、人力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
。先後共下達多名事業編制用於我院教職工招聘,加強了學院的師資隊伍建設 。市財政局每年撥付專項經費,用於我院教學的正常運行。在日常辦學經費及生均經費及撥款上予以政策傾斜,生均撥款在原本覈定的基礎上增加50%;學院基建債務已經統籌化解;學院圖文信息中心及男生宿舍樓正式立項,總造價4192萬元,定於2018年竣工
。
第四部分 服務貢獻
學院以服務於地方文化經濟發展爲己任
,積極創造條件
,不斷拓寬社會服務領域,使學院社會服務能力日益增強。
1、積極開展“黃梅戲藝術進校園”教師培訓
安慶市被列爲全省首批戲曲進校園試點城市之一 ;自2015年起,安慶市教體局聯合市文廣新局發文,在全市中小學開展“黃梅戲藝術進校園”活動 ,2016年覆蓋範圍由城區擴大到所轄六縣一市。2016年11月
,我院聯合市教體局、文廣新局順利完成了第二批試點學校教師培訓工作,來自縣區的45名音樂教師接受黃梅戲專業培訓並順利結業。2017年8月,懷寧縣43名教師在我院參加了“黃梅戲進校園”培訓。2017年12月,學院承辦的安慶市“黃梅戲藝術進校園”第三期教師培訓班共有59名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培訓。
2、積極參加各項文化活動,彰顯引領作用
學院積極組織師生參加文化演出、社區服務與各類志願者服務活動 。參加2016年中國(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演出;參加由中國文聯在延安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紅色記憶 圓夢照金”和“延安精神 果鄉洛川”慰問演出;參加市第十三屆運動會暨第二屆市民運動會開幕式文體展演演出;2017年,開展“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扶貧政策、關愛留守兒童”專場文藝演出活動;表演系學生儲佳文參加2017年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參加中國劇協迎接十九大舉辦的小梅花薈萃二十週年晚會的演出;表演系2015級廬劇小演員竇瑞雅參加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合肥分會場廬劇專場演出等。
第六部分 面臨挑戰
學院定位爲區域性著名的地方戲曲院校。我院一直從文化發展需要出發,加大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的力度,支持其他戲曲戲劇人才的培養 ,拓寬社會服務領域。但在發展的同時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戲曲藝術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戲曲人才培養、戲曲傳承和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制約,戲曲院校遇到了發展瓶頸,面臨着一些問題:
1、黃梅戲表演專業招生存在同質競爭
。安慶師範大學黃梅戲表演本科班可以自主招收中專畢業生,而這些畢業生大多來自我院黃梅戲表演專業,從而直接影響我院黃梅戲表演專業的人才培養。
2、辦學條件亟待進一步完善。儘管安慶市委市政府對我院給予了很多特殊的政策支持
,但限於市屬高校較多、市級財政壓力較大的現狀,我院的基礎設施和辦學條件還不夠完善,無法適應社會對戲曲藝術人才越來越高的要求。
3、師資隊伍建設有待於進一步加強
。各專業在人才引進的數量和質量方面存在差異,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教師比例不高
,骨幹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仍有待提高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也不高,一定程度上影響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下一步,學院將針對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堅持問題導向
,着力解決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突出問題,深刻剖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和結症
,進一步提升藝術人才培養水平
。一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圖書館、實訓館大樓、學生宿舍樓(實現中高職學生分開管理)建設步伐,完善校園信息化、校園監控網等工程建設
;二是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重點是加大教學名師、專業帶頭人、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
附表:
表1 計分卡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378 |
1 |
就業率 |
% |
93.65 |
92.94 |
|
2 |
月收入 |
元 |
2200 |
2886.75 |
||
3 |
理工農醫類專業相關度 |
% |
/ |
/ |
||
4 |
母校滿意度 |
% |
95 |
92 |
||
5 |
自主創業比例 |
% |
11 |
16 |
||
6 |
僱主滿意度 |
% |
100 |
|||
7 |
畢業三年職位晉升比例 |
% |
13 |
27 |
表2 資源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378 |
1 |
生師比 |
— |
4.81 |
5.13 |
|
2 |
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 |
% |
11.43 |
19.15 |
||
3 |
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 |
元/生 |
22076.41 |
19986.76 |
||
4 |
生均教學及輔助、行政辦公用房面積 |
m2/生 |
46.8 |
37.58 |
||
5 |
生均校內實踐教學工位數 |
個/生 |
0.03 |
0.97 |
||
6 |
校園網主幹最大帶寬 |
Mbps |
300 |
300 |
||
7 |
教學計劃內課程總數 |
門 |
186 |
285 |
||
其中:線上開設課程數 |
門 |
3 |
3 |
|||
學校類別(單選):綜合、師範、民族院校() 工科、農、林院校() 醫學院校()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體育院校() 藝術院校(√) |
表3 國際影響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備註 |
|
14378 |
1 |
全日制國(境)外留學生人數(一年以上) |
人 |
/ |
/ |
—— |
|
2 |
非全日制國(境)外人員培訓量 |
人日 |
/ |
/ |
—— |
||
3 |
在校生服務“走出去”企業國(境)外實習時間 |
人日 |
/ |
/ |
—— |
||
4 |
專任教師赴國(境)外指導和開展培訓時間 |
人日 |
/ |
/ |
—— |
||
5 |
在國(境)外組織擔任職務的專任教師人數 |
人 |
/ |
/ |
填報格式:××(姓名)在××(組織名),擔任××職務;逐一列出 |
||
6 |
開發國(境)外認可的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數 |
個 |
/ |
/ |
填報格式:××標準被××、××認可;逐一列出 |
||
7 |
國(境)外技能大賽獲獎數量 |
項 |
/ |
/ |
填報格式:××(姓名)在××(大賽名),獲××獎;逐一列出 |
表4服務貢獻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378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數 |
人 |
602 |
755 |
||
畢業生人數 |
人 |
63 |
265 |
||||
其中:就業人數 |
人 |
59 |
242 |
||||
畢業生就業去向: |
— |
— |
— |
||||
A類:留在當地就業人數 |
人 |
17 |
88 |
||||
B類:到中小微企業等基層服務人數 |
人 |
18 |
126 |
||||
C類:到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
人 |
24 |
28 |
||||
2 |
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 |
萬元 |
18 |
14 |
|||
3 |
縱向科研經費到款額 |
萬元 |
50 |
25 |
|||
4 |
技術交易到款額 |
萬元 |
0 |
79 |
|||
5 |
非學歷培訓到款額 |
萬元 |
2.5 |
3.59 |
|||
6 |
公益性培訓服務 |
人日 |
135 |
478 |
|||
主要辦學經費來源(單選):省級() 地市級(√) 行業或企業()
其他() |
表5落實政策表
院校代碼 |
院校名稱 |
指標 |
單位 |
2016年 |
2017年 |
|
14378 |
1 |
年生均財政撥款水平 |
元 |
25029.9 |
23557 |
|
其中:年生均財政專項經費 |
元 |
7093.02 |
6830 |
|||
2 |
教職員工額定編制數 |
人 |
180 |
180 |
||
在崗教職員工總數 |
人 |
112 |
119 |
|||
其中:專任教師總數 |
人 |
70 |
77 |
|||
3 |
企業提供的校內實踐教學設備值 |
萬元 |
/ |
/ |
||
4 |
生均企業實習經費補貼 |
元 |
/ |
/ |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 |
/ |
|||
5 |
生均企業實習責任保險補貼 |
元 |
/ |
/ |
||
其中:生均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 |
/ |
|||
6 |
企業兼職教師年課時總量 |
課時 |
4660 |
4749 |
||
年支付企業兼職教師課酬 |
元 |
650000 |
600000 |
|||
其中:財政專項補貼 |
元 |
/ |
500000 |